拖延癥患者的福音:午休 停工 再拖一會兒又何妨
來 源:未知發(fā)表日期:2016-01-22
都知道要順應生物鐘,可我們到底該如何利用它來提高效率呢?
不管你是積極自律,還是拖拖拉拉,你都不可能在一天24小時之內整個工作時間段里發(fā)條緊繃地工作。在我們體內有一個運行良好的時鐘,它會像調節(jié)晝夜生物規(guī)律一樣控制人體一天中的身體能量、專注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華盛頓大學福斯特商學院管理學副教授克里斯托弗·巴恩斯(Christopher Barnes)近期發(fā)布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工作效率在一天之中出現(xiàn)波動是人體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
巴恩斯是在研究空軍疲勞駕駛狀態(tài)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一規(guī)律的,人體經(jīng)歷的第一個高效時間段出現(xiàn)在午餐之前,而第二個高峰則出現(xiàn)在下午6點鐘左右。他認為當身體脫離狀態(tài)、沒有飽滿的精力應對復雜問題時,就會傾向于拖延。相反,克服拖延問題,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是根據(jù)人體規(guī)律安排工作。
首先是在精神狀態(tài)最好的時間段里處理復雜的問題。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西恩·貝洛克(Sian Beilock)指出:午餐之前是工作情緒最飽滿的時候,若能養(yǎng)成習慣在這一段時間內處理棘手的工作,辦公狀態(tài)和結果都會有明顯改善。“但很可惜,很多管理者的上午只是用來閱讀和回復郵件,而當他們吃過午飯準備全神貫注于工作時,身體卻困乏了。”貝洛克說。
精神倦怠的時候呢?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是一個專門研究睡眠的NGO,它給出的建議簡單粗暴:去睡覺。
該組織認為午后1點到3點工作效率差,卻恰恰是午休效果最好的時間段。即使你堅持不睡覺,也不會在這段時間里干出什么名堂,倒不如干脆去午休,因為人體也需要暫時“停機”,讓大腦和思維放松一下,這有助于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提高效率。
如果你做不到一心二用,那么就專心投入到一個項目上吧,嚴格劃清工作范圍,這種工作方法適合于大多數(shù)人。美國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計算機科學(CS)系教授卡爾·紐坡特(Cal Newport)在他最新出版的《Deep Work》一書中提出,當一個全神貫注的人把關注點切換到另一件事的時候,他的思維還有很大一部分會停留在原來的事情上,正常的思維會被干擾。
書中描寫了一項針對注意力的實驗,先讓一組志愿者參加字謎游戲,然后中斷游戲,讓他們模擬雇傭方來篩選簡歷;第二組志愿者在完全做完字謎游戲之后再投入到篩選簡歷的事情上。
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過程中,也就是篩選簡歷的時候,志愿者會被快速提問字謎游戲中涉及的詞匯。結果發(fā)現(xiàn),在第一組志愿者沒有做完字謎游戲的情況下,即使他們已經(jīng)進入第二輪環(huán)節(jié),仍然會對上一個任務有強烈的感知,他們回答的正確詞匯比第二組多,但他們篩選簡歷所需的時間比第二組更長。
紐坡特還認為下班后人們應該徹底關閉郵箱、放下手機。他在書中收集了大量實驗證明工作與生活不區(qū)分會對個人效率造成傷害。
紐坡特曾對50個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他們都是用大段時間復習一門功課,期間不會參加別的學科問題的討論。同樣,沃頓商學院一個實驗小組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辦公時,社交工具對話框保持來信彈出模式,這個人一上午能回復的郵件數(shù)量就比其他人都低,因為他隨時都會被新的問題干擾了自己的節(jié)奏。
“當然有時因為工作需要,你不得不占用下班時間,那就留在辦公桌邊把問題處理完吧。”紐坡特說,注意力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如果一項工作在辦公室可能半個小時之內就能解決,但當你吃了晚飯守在電視機旁,可能需要用兩個小時慢吞吞地處理掉。
如果你真的是一名拖延癥患者,也不必過于憂慮,《管理圣經(jīng)》(The Management Bible)的作者彼得·伊克諾米(Peter Economy)認為deadline才是第一生產(chǎn)力,當你拖延到最后一刻,辦事效率就會被動爆發(fā)。
不僅如此,拖延癥用得好也能助你一臂之力,你要好好地想一想,自己在患拖延癥時都做了些什么,這其中很可能暗藏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