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在線教育調查:缺乏互動居“擔心”榜首
2013年04月22日 曹陽 陶園園 現(xiàn)代教育報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在線網(wǎng)絡課程的優(yōu)勢日益凸顯,是否會有更多的家庭愿意將這一新型課程作為自己或家庭成員接受教育的又一選擇呢?日前,《現(xiàn)代教育報:教育周末》與騰訊教育(微博)聯(lián)合發(fā)起“中國家庭在線教育情況調查”,了解公眾在線教育的現(xiàn)狀。截止4月20日下午6點,共有135425位網(wǎng)友參與調查。
超六成網(wǎng)友未曾嘗試在線教育
數(shù)據(jù)表明,64.16%的網(wǎng)友及家庭成員在近一年中未曾接受過在線教育課程。作為一個新型的教育產業(yè),為何人們不愿意去觸碰呢?
顏楠是一名70后家長,孩子劉禹桐就讀于東城區(qū)西總布小學。這學期開始,女兒放學回家后基本沒有作業(yè)了。作為校級家長委員會的成員,她和其他家長一樣在擔心孩子是否會因為減負而成績下滑。于是,她給桐桐在課外報了英語學習班。“聽說過教育在線課程,但沒接觸過。就我了解,除了歌華有線的北京數(shù)字學校外,其它的在線課程針對成年人的外語培訓較多,很少有適合低年級小學生的。”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和顏楠有同樣想法的學生家長不在少數(shù)。雖然他們平日工作與學習都在使用網(wǎng)絡,對在線教育多少還有些許了解,但當要求他們自己先嘗試在線教育時,基本懷有的是遲疑態(tài)度,更不要說讓孩子接觸了。
80后媽媽耿小蒙的女兒丹丹今年3歲了,每周末她都會帶寶寶到北京紅黃藍雙井親子園去上早教課,費用每年2萬余元。對網(wǎng)絡頗有了解的她認為,目前網(wǎng)絡在線教育的中小學課程算是豐富的,可早教和學前課程卻十分稀有,幾乎找不到合適的。“我們家住通州,每周一個來回路上要2個多小時,碰到堵車就會3個多小時。如果在線教育有好的課程,我會選擇的。”
七成網(wǎng)友接受300元以下在線教育
目前,幾個門戶網(wǎng)站推出的公開課均以“免費”為主。如果選擇付費在線教育,70.4%的受調查者表示能接受的課程價位為300元以下,僅5.07%網(wǎng)友表示能接受1000元-3000元的課程。
家長馬紅星認為,在線課程費用在300元以下屬于她能接受的范圍。她說,自己從小到大接受的都是課堂式教育,這種屏幕對屏幕的學習方式是“摸不著”的。“選擇在線學習,我總感覺在冒險。說實話,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成本低,不需要維護教室等硬件,學員完全可以享受免費課程。”
“我在101中學網(wǎng)校學了一年多了,以前考試比班級平均分差20分,現(xiàn)在只差6、7分了。”徐赫是北京市第十二中學的初二學生,父母為他一下交了三年的費用,每年費用大致為1000元。他告訴記者,班里之所以只有4、5名同學選擇了在線教育學習方式,是因為他們的家長不了解這種新型學習方式。
北京開放大學張鐵道博士建議在線教育運營者為大眾設置出有價值的欄目,并設立互動分享機制。同時,還需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專業(yè)服務,這樣踩能創(chuàng)建出一個學生與家長都樂于參與的學習園地。
缺乏師生互動高居“擔心”榜首
當受調查者被問及“在線教育課程相對于面授課程的不足之處在哪兒”時,38.11%的家長直言最擔心缺乏和老師的直接交流,緊跟其后的是37.47%家長擔心孩子沒有監(jiān)控能力,對自制力較差的學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溫志豪是北京市第二十四中學的一名初二學生,周末會去培訓機構學習英語。目前,他尚未考慮選擇在線培訓課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認為這種輔導缺乏師生互動,不能及時答疑解惑。“聽說有的網(wǎng)校老師會在線回復提問,但同時提問的學生實在太多,一般都要等20分鐘才會回復。如果是面對面的課堂,老師回答就很迅速了,有時還會有更多知識的延伸。”
在家長宋倩看來,在線教育可以作為一種知識上查漏補缺的學習工具。“盡管學生上課的時間較自由,地理位置不受局限,但在線課堂的內容如果得不到及時更新,那么也就沒有什么大優(yōu)勢了。”據(jù)她了解,眼下的在線課程幾乎都缺乏監(jiān)控功能,如果讓高中以下的學生自己學習,會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即使線上教育收費僅占線下收費10%,我仍然會給孩子選擇線下教育。”作為一名家長,東直門中學辦公室主任史紅偉頗有感觸。她坦言,學生在線上教育中可能永遠感覺不到那種與老師面對面交流的感覺,也許是中國式家長的思維模式決定的,但這就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