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id="43186"><legend id="43186"></legend></b>
<thead id="43186"></thead>

    功課輔導網絡化:家教市場能否邁入“e時代”?

    2010年11月7日   新華網     

      新華網銀川11月7日專電(記者 艾福梅 趙倩)當下,互聯(lián)網技術幾乎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原本傳統(tǒng)的家教市場也順應趨勢,逐漸“網絡化”。對于學生功課輔導從“家庭”轉到“線上”,到底會有多少學生和家長買單呢?而這個新興的“網絡家教”想從家教市場“大蛋糕”中分一塊還面臨著怎樣的瓶頸?

      誰催生了網絡家教

      記者在搜索引擎里輸入“網絡家教”時發(fā)現,百度百科已經對這一網絡現象給予了明確定義,并且還推薦了國內幾家代表性的機構,比如紅鉛筆教育、24網上家教網、異地家教網等。

      登錄這類網站不難發(fā)現,它們的宣傳亮點大都是“安全便捷”“足不出戶”“經濟實惠”,可見正是傳統(tǒng)家教的種種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在線家教”。

      廣州“曉得樂網上學校”的創(chuàng)始人李茂山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8年前同時給兩個孩子請家教的高額費用使他萌生開辦網校的念頭。“好老師輔導一個小時要100多塊錢,一般家庭根本承受不起。如果送孩子上輔導班,家長又難以抽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他說。

      于是,李茂山創(chuàng)辦了“曉得樂網上學校”,他期望網絡能夠成為孩子在家享受“一對一”五星級教學服務的另一種途徑。

      記者調查發(fā)現,和普通家教一樣,這類網站的收費標準因學員年級以及聘請老師級別的不同而變化,但輔導時間卻比傳統(tǒng)家教長,所以平均下來花費少很多。寧夏銀川首家在線家教網站——“作業(yè)輔導網”負責人邢利斌告訴記者,他創(chuàng)辦的網站初中英語(論壇)每月收費是150元,每天輔導3個小時,這樣算下來每小時也就1元多錢。

      在授課方式方面,家教網站基本都是采取真人互動的方式,通過一種能擦能寫的“網絡白板”實現學生和老師的及時溝通,老師可以隨時提問,學生也可以及時反饋。同時,學生還可以將老師的講課內容及時保存,方便課下回顧溫習。此外,為了避免學生在上課時瀏覽其他不良網站而分心,很多家教網站也都安裝了相應的過濾屏蔽軟件,確保學生有一個安全的上網環(huán)境。

      李茂山說,目前他的網站注冊老師超過1萬人,可以實現300名老師同時在線,學生的任何疑難問題幾乎都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解答。

      網絡家教面臨認同難題

      作為一種新興輔導方式,網絡家教以其“經濟、便捷”的特點迎合了網絡時代的生活模式,也因此得到了部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

      “在網上上課不受時間限制,只要遇到難題就可以向在線老師請教,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水平來選擇老師,真的很方便。我現在的功課比較重,空閑時間少,所以基本每周我都會抽出半天時間在網上把所有問題集中向老師請教。”廣州真光中學高一(1)班的謝歐璘告訴記者。

      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馮女士說,她的孩子正上初三,物理比較薄弱,再加上中考的壓力,所以想給孩子請個家教。但因為身處小縣城,好的輔導老師太少,送孩子去市里上輔導班又太費時費力,于是就參加了網絡輔導。

      支持的聲音雖然不斷出現,但來自各方面的阻力使得這股“新力量”始終還只能占據目標群體的小部分市場。網絡家教負責人普遍表示,網絡家教推廣不易,最大的困難在于家長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理念。

      李茂山告訴記者,從2002年創(chuàng)辦網站開始,推廣宣傳工作就一直沒停止過,但絕大多數家長都是一聽到“網絡”二字便避而遠之,他們覺得學習必須要以“觸手可及”的老師、書本為基礎,網絡所能帶給學生的只能是“游戲”和“網癮”。

      銀川市民周蕓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也遇到過網教的宣傳,但她不想讓孩子過早的依賴網絡,而且網上五花八門的東西說不定還會給孩子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所以,為了讓家長接受網絡教育理念,網絡輔導網站前期幾乎都經歷了一個免費試運營的過程。“我們得用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來讓家長接受并習慣這種輔助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和家長逐漸把電腦變成學習工具。”李茂山說。

      此外,難以取得教育資質也是阻礙網絡輔導市場化的重要原因。據了解,目前教育部門對教育網站或網校的監(jiān)管尚處于“空檔期”,并沒有出臺明確的政策去審核相關資質,很多教育部門對這種模式采取的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態(tài)度。

      銀川市金鳳區(qū)教育局局長楊國林說,由于之前寧夏沒有出現類似的網絡教育網站,教育部門也沒有制定相關教育網站的審批程序,所以即使他們覺得模式值得推廣,也無法給予正面的鼓勵或扶持。

      “由于一直無法取得教育資質,也就很難讓家長信服,這必定給推廣網絡輔導帶來很大困難。同時,教育資質的缺失還給我們的繼續(xù)投資帶來一定疑慮,擔心會遇到政策風險等問題。”邢利斌說。

      網絡家教尚需規(guī)范

      據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6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4.2億,其中學生群體占到將近1/3。面對如此龐大的學生市場,網絡家教能否從傳統(tǒng)家教市場中分離并分到“一杯羹”呢?

      “當偏遠地區(qū)或貧困家庭學生因為當地優(yōu)質教師資源相對較少或無力承擔高額輔導費用時,網絡輔導完全可以為其搭建起這樣一個平臺。”李茂山說,“在家教市場,遠程方式在效率、成本、資源共享等方面的優(yōu)勢已經顯現。”

      李茂山透露,他的網站創(chuàng)建8年來,注冊學生已達1000多人,雖然目前吸引的學生群體還不夠龐大,但通過近兩年近一倍的增長速度可以看出,這種遠程輔導模式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受眾的認可。

      當前,遠程教育已經作為構成公民終身教育的手段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采訪中記者發(fā)現,雖然不少家長對于在線上課和網絡支付有一定抵觸,但只要有免費的試聽課程,他們都還是愿意讓孩子嘗試一下,這說明他們正處于從“現實”到“虛擬”的轉型期。

      寧夏大學遠程教育學院院長王學明說,網絡輔導作為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一種方式,是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手段的一種補充。遠程教學以其高度的開放性和廣闊的網絡性,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突破了傳統(tǒng)輔導模式的時空局限,在提高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同時,使所有參與者都可以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

      不過,王學明也表示,由于是遠程教學,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自然會少一些,同時,由于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網絡輔導最好應該有家長的參與。當然,在家長觀念改變的同時,網絡家教行業(yè)也須有所規(guī)范,以期贏得市場。

      據了解,廣東省已經出臺了相關教育網站和網校管理實施辦法,其中對創(chuàng)辦人資質、網站(校)經營程序等都做出了一些規(guī)定。但就全國而言,類似管理辦法還只是鳳毛麟角。

      在采訪中,很多地方經營網絡輔導網站的負責人都表示期望當地教育部門能夠盡快制定相關網絡輔導政策,在給予他們一個明確“身份”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規(guī)范網絡輔導行業(yè)的合理競爭。

      雖然取得教育資質對于輔導網站的推廣來說至關重要,但輔導教師的素質和水平則是最終決定受眾認可與否的關鍵。

      王學明說,在網絡教學中,由于老師都是遠程授課,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各種監(jiān)督在網絡輔導面前也都失去了效力,難免出現一些濫竽充數的老師誤導、蒙蔽學生的現象。所以,網站負責人除了在錄用老師時要嚴格把關外,還應建立完善的學生反饋體系,實現網站——老師——學生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

    本文關鍵字:
















    中日韩亚洲免费视频,2014AV天堂无码一区,日本一本草久国产欧美日韩,欧美-级在线α片
    <b id="43186"><legend id="43186"></legend></b>
    <thead id="43186"></thead>